弘治十八年冬。

翰林院庶吉士严嵩上折,参劾都督佥事常风无视祖宗礼法,罔顾大明律法。

于闹市掌掴定国公徐光祚。

使朝廷颜面尽失。

弹劾奏章中,有兵部武选司主事王守仁之证人证词。

另外被殴苦主徐光祚上奏疏,为常风说情。

徐光祚表示当日两人皆饮酒过多,酒后失态。

请求朝廷轻罚常风。

严嵩只是正七品官。

他的奏疏无法直达天听。

必须经通政司交递内阁,再由内阁给出票拟,最后送到正德帝的龙案上。

刘健、谢迁是聪明人。

如果他们看到这份奏疏,立马就会明白常风使出了“小杖受、大杖走”

的计策。

刘、谢会毫不犹豫的扣住这份奏疏。

正德帝根本得不到给这份奏疏批红的机会。

常风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。

接下来就要亲家李东阳相助了。

常、李两家的政治联姻不能白联。

在严嵩上折的当日,李东阳来到了通政司。

次辅驾到,通政使杨乃文亲自迎接。

杨通政拱手道:“次辅大驾光临,下官有失远迎。”

李东阳笑道:“你跟我是天顺八年殿试的同年。

我二甲完)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