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羲,曹真之子,曹爽之弟。

魏明帝曹睿去世后,曹爽和司马懿同受托孤辅政。

曹爽排挤司马懿,将诸兄弟均进封为朝廷要职,曹羲受封中领军,掌握禁兵。

曹爽经常外出狩猎,曹羲恐他人暗算,出言劝谏,但不被采纳。

终于,司马懿借曹爽兄弟外出之际发动政变,曹爽兄弟均被剥夺兵权,不久以谋反罪斩首,夷三族,党羽皆被剿灭。

曹彦,魏散骑常侍侍讲。

父真,大司马。

真薨,封真五子皆为列侯。

兄爽当权,封彦散骑常侍侍讲。

正始十年,司马懿免爽兄弟权,以侯还给皇帝,陈说曹爽罪行。

曹爽扣住奏章,不让皇帝知道,把皇帝留在伊水之南,砍伐树木建成鹿角,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。

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,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。

曹爽优柔寡断,不能听从他的建议。

桓范又以此计劝说曹羲,曹羲也不能采纳。

最终,曹爽兄弟放弃抵抗,把司马懿的奏章给皇帝看,请皇帝下诏免去自己官职,随皇帝进入京城。

曹爽兄弟一回府,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。

司马懿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造高楼,让人在楼上密切监视着。

不久,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,杀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、丁谧、邓扬、毕轨、李胜、桓范等,夷灭三族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