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拔本塞源论方震孺
方震孺,字孩未,号念道人,桐城人,移家寿州,初任沙县知县,后为御史。
明熹宗朱由校嗣位,太监大头目魏忠贤勾结朱由校乳母客氏,结党擅政,欺压臣僚,扰乱朝纲。
方震孺上疏朝廷,劝告皇帝:宫妾、近侍之流极不可靠,不要轻易信赖他们,不要给他们实权,否则必有隐祸。
中官太监张晔、刘朝被讼,魏忠贤心怯,欲暗中结好于方震孺,方震孺拒其所请,魏忠贤怀恨在心。
清兵攻破辽宁,方震孺一日十三次上疏,请增巡抚,通海运,调边兵,易司马,援助东北。
一日五鼓挝公卿门,筹划方略,痛哭流涕,自请赴前方犒师。
三岔河以西军民逃散,人烟灭绝,文武将吏无一人敢去,帝壮其言,发帑金二十万,命方震孺往辽东犒军。
方震孺奉旨出关,逐个会见有功将士,吊死问伤,使前方军民人心大悦。
方震孺仔细考察了当地的地理状况,向朝廷作了汇报,明熹宗命他巡按辽东,监纪军事。
方震孺驻守辽东,居无庐,食无火,治逃兵,拒强敌,艰苦卓绝,直至任满,携军民辎重而归。
魏忠贤却指使同党徐大化诬告方震孺“攘差”
,都御史邹元标为之忿争。
明熹宗昏昧无知,魏党权势熏天,当时的朝廷没有道理可言,方、邹皆被罢官。
魏党兴大狱,公开招募诬告方震孺的人,遂逮方震孺下狱,坐以贪赃罪拟处绞刑。
崇祯帝嗣位,释方震孺归居寿州。
“闯王”
高迎祥、张献忠、李自成等人,乘淮南地区兵备不足,先取固始、霍丘,随后又围寿州城。
此时适逢官吏换届,城中无主,方震孺挺身而出,率士民守护城池,巡抚史可法上奏其功,荐为广西参议。
不久,又擢升右佥都御史、巡抚。
京师沦陷,福王立于南京,方震孺即日拜疏勤王,把持福王的马士英、阮大铖等人也是小人,害怕方震孺的为人,拒绝了他,方震孺报国无门,忧愤在心,后因病而卒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