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元四大家王蒙
王蒙,字叔明,号黄鹤山樵、香光居士,吴兴人,元朝画家,赵孟頫外孙。
元末弃官,隐居临平,明初任山东泰安知州,因“胡惟庸案”
牵累,死于狱中。
外祖父赵孟頫、外祖母管道升、舅父赵雍、表弟赵彦徵,都是元代着名画家,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,后来进而师法王维、董源、巨然等人,综合出新风格。
年轻时隐居黄鹤山几十年,过着“卧青山,望白云”
的悠闲生活,张士诚据浙西,曾应聘为理问、长史。
弃官后隐居临平黄鹤山,自号黄鹤山樵。
朱元璋推翻元朝后,建立大明帝国,王蒙出任泰安知州,因“胡惟庸案”
牵累,死于狱中。
王蒙能诗文,工书法,尤擅画山水,得外祖赵孟頫法,以董源、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。
写景稠密,布局多重山复水,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,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,山水之外,兼能人物。
所作对明、清山水画影响甚大,仅次于黄公望,后人将其与黄公望、吴镇、倪瓒合称为“元四家”
,对明清及近代山水画影响甚大。
倪瓒曾在他的作品《岩居高士图》中题词:“王侯笔力能扛鼎,五百年来无此君。”
传世的代表作《青卞隐居图》、《春山读书图》,上海博物馆藏;《葛稚川移居图》《夏日山居图》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;《秋山草堂图》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代表作品还有《湘江烟雨图》《深林叠嶂图》等。
诗文、史学亦精。
今存诗集《草堂雅集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